天色昏沉,秋风习习。
苏长歌同卫国公、信国公,还有一众文臣勋贵离开大殿,向宫门外走去。
换做平常,他们现在应该正准备上朝。
但因为西域和草原出兵一事。
众人硬是熬了整整一宿,商讨关防、钱粮、人马等各项事宜。
其中针对蛮夷这次南下侵略,大晋早已做好部署,但西域诸国这次突然发兵攻打,倒是出乎大晋预料,需要谨慎对待。
毕竟在此之前。
大晋同西域已经有几十年没打过仗。
边陲虽然有重兵把守。
可对敌人的情报却知之甚少,这也导致朝廷必须要想很多应对之策。
至于具体如何安排,苏长歌只是提出几个建议和担心,后续还得看两位老国公和陛下的意思,他们才是懂行和做决断的。
“苏状元你放心,等大晋缓过这次。”
“老夫非要率军好好教训这群大秃驴和狼崽子,给你好好出口恶气!”
老信国公开口,一脸愤愤不平。
原本依照大晋的现状。
只要再过个一两年,等朝廷将江南得来的银两转化成实力。
到时天下安泰,兵强马壮,就凭昨夜那番僧逼迫大晋答应辩法的态度,此时此刻就不是讨论边防,而是争着抢着挂帅出征了。
但没办法。
大晋如今百废待兴,内部还有矛盾没有解决,根本无力主动出击。
只能委屈苏状元答应辩法了。
一旁卫国公听到这番话。
嫌弃的摇了摇头。
“你这老货好大的脸,苏状元师承孙武,需要你帮忙出气?”
“等这次苏状元赢下辩法,再过个两三年,非要亲率大军踏平西域,打断佛门脊梁,让那群秃驴知道什么是大晋天威!”
卫国公气开口,语气格外笃定。
他这不是相信苏长歌。
而是相信孙武。
这些日子他经常研读孙子兵法,愈发觉得上面的内容深不可测。
很多东西不仅可以用在军事上,政治上也同样适用,这让他大为震撼,更加觉得世间若有兵道,那孙武肯定是兵圣。
苏长歌乃是他的亲传弟子。
踏平西域很难吗?
此时,苏长歌听到卫国公这番话。
很想道一句吹牛别带上我。
但还是咽了下去。
孙武弟子这个身份还是要的,否则日后怎么合乎情理的执掌兵权。
至于打仗,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,自己只需要做好后勤、思想,还有统筹工作,大兵团作战还经验老道的人来做。
而就在几人交谈间。
一行人已经走到了皇宫门口。
“先生!”
一声清脆的叫喊响起。
苏长歌投目望去。
只见清玄、墨寒瑛、慕子清三人站在一块,慕子清手上还拿了件裘袍。
“该不会是为我准备的吧?”
正想着。
一阵爽朗的笑声忽然响起。
“哈哈哈...”
“老霍,儿子孙子再多有什么用,孙女才是小棉袄,知道体贴长辈。”
卫国公看到孙女手中的裘袍,向旁边信国公炫耀道。
话音落下。
苏长歌顿时觉得自己多想了。
而老信国公听到这话,翻了个白眼,不愿被比下去的他扭头看向霍武:“咳咳...武儿,秋露寒气重,爹身子骨也老了。”
“嗯,然后呢?”
霍武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家老爹。
不懂他为啥突然提这茬。
寒气再重,你堂堂四品武夫,气血旺盛,就算身子骨老了又怎么样?
还能冷到你不成?
“哈哈哈...”
见状,卫国公不厚道的笑出声来。
老信国公此时气胀了脸。
看着傻愣愣的儿子,嘴里半天才憋出句话来,“老夫生你不如生头猪。”
无缘无故挨顿骂,霍武感到自己有些冤枉,但也不敢跟老爹还嘴,只能小声在心里嘀咕:“您老倒是想生头猪,也要能啊。”
腹诽完。
霍武也识趣,没去理会老爹。
而是转头看向苏长歌。
“贤弟,眼光不错,想来不日为兄就能喝到你的喜酒了。”
霍武笑着说道。
话音刚落。
一边的苏子由听到这话极为受用。
“那是,吾弟眼光自然不差,等到西域跟草原的事解决,就会成婚...”
说话间,苏子由拉长了声音,眼底余光看着弟弟,见他没有出言反对,心神大定,弟弟只要肯成婚娶妻,西域草原算个噔!
而看到兄长这样子。
苏长歌笑了笑。
婚姻之事他的确有想过。
毕竟他又不是和尚,娶妻生子人之大伦,更别说还事关苏家香火。
但眼下千头万绪,草原王庭、西域佛门,还有内部那些流毒百姓的腐儒都没有解决,成亲的事往后延个一两年也不迟。
思索间。
清玄等人已经跑到面前。
老卫国公满脸期待的看着孙女,已经伸手准备去接她手中裘袍。
但下一刻,他手尴尬的停在半空。
“苏相公,清晨寒露重。”
慕子清笑盈盈的走到苏长歌面前,将裘袍放在他手上。
一时间。
最怕空气突然安静下来。
苏长歌怔了下神。
而后看了眼裘袍,又看了眼卫国公无处安放的手。
“天霜寒气重,要不...您老披着吧。”
话音落下。
卫国公尴尬的连连摆手。
“不用不用。”
“还是你们年轻人穿吧。”
“老夫四品武夫,身体硬朗,穿什么裘袍,不冷,真的一点都不冷。”
说话间,卫国公瞟了几眼裘袍,眼中透着浓浓酸意,唉,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孙女,就这么被别人家的猪给拱走了。
正感叹着。
老信国公此时凑过来往伤口上撒盐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